盗版岩与酒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79|回复: 29

关于多段攀登时的救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555555.JPG
微博上行人发起的讨论,鉴于字数限制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字字珠玑以及不是每个人都能确实理解字字珠玑,发此讨论帖,看看筒子们的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w2 于 2012-12-13 08:40 编辑

其实行人的假设还缺少几个必要的因素:
1 单绳结组还是双绳结组?绳长是多少?
2 路线的总长度?
3 出现意外情况时距离地面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1.假设的是单绳结组,60米的绳子。
2.路线总长150米。
3.出现意外情况时距离地面70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我的流程如下:跟攀者脱离绳索,爬绳到高处,设下降站,伤者转换到此站,下降判断伤情,如允许带下,跟者降到下面站解除绳索,再爬到上站,带伤者下降,视路线情况在屋檐下是否设站,降至地面。如伤情不允许直接带下,且没有及时有力后援,那伤者就要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当然是假设不能直接回到地面的位置。
这让我想起了石头的呐喊结尾,梅斯纳尔嘲讽式的剧本直接把大师挂在cerro torre冰蘑菇屋檐下了,场景跟本贴描述的一模一样,只不过大师是solo,没有人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伤者从岩壁上够不到,放下来不可能或没用处的话,保护人要固定绳子在现有锚点,自己从绳子解开,沿绳子爬到最高的保护点(或能够得着伤者挂着的绳子处)用抓结给自己保护。到绳子锁悬挂的保护点后,伤者问题不紧急就做一个锚点,吊起伤者到锚点,处理伤者,如果伤者情况严重就要先沿绳子下到伤者,处理伤者,爬回上保护点点做锚点,吊起伤者。
把伤者固定在锚点上。然后固定绳子在上锚点,沿绳下降到绳下锚点,解开绳头,沿绳子爬回上锚点,用绳子和伤员一起分段下降,要把绳子穿过经过的挂片以免荡出去回不到岩壁。

抓结或小上升器是非常重要的。会把伤员拉上去也是很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在这里的假设环境里,其实也没有逃出岩壁救援的大框架,其实就是如何固定,如何上升,如何带人下降,如此重复,其中各环节之间的转换操尤为常重要。康老师应该出来说几句。这也和冰川裂缝救援类似,每次的状况都有所不同,但学习的时候只是学习原理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具体情况还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谢谢盒子提醒,我把以前的讨论 都忘了。
http://bbs.rockbeer.org/viewthre ... amp;extra=page%3D15
很多人连流程都不清楚,清楚流程是一大步,之后怎么有效操作还要经过练习才明白,这又是一大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对于悬吊昏迷者,时间最宝贵,有效率的救援流程和装备运用很关键。
几个疑问,单绳情况下:
1 把自己解放出来,固定绳子都好理解,可怎么通过固定好的绳子翻出屋檐呢?需要的器材是哪些?
2 就算翻出屋檐了,到达最后的保护点(这里可不是保护站),怎么把固定的绳子解开来下降至伤者位置?
3 已经说了,单绳长60米,就算全部绳长也还离地10米?这个伤者貌似死定鸟?
先这么多……,最近奶娃睡眠不好,百思不得,求各位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底线是爬绳(双抓结或岩壁抓结并用),过屋檐没什么原则上的问题,基本就是器械攀登跟攀的方法。下降到受伤人还不能用普通速降方法因为绳子是紧着的,还要用保护器或抓结下降。也许最先该做的是在原来的保护站就把伤者拉起到最高的保护点或挨着岩壁的附近,那样伤者恢复意识那还能利用岩壁自我处理(比如变换姿势什么的)。而且救援人爬到上面后可以直接处理。
我们真要在这里讨论吗?还是在同一个地方方便后人查看吧? http://bbs.rockbeer.org/viewthre ... amp;extra=page%3D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如果保护者没有什么急救知识,或者手头没有急救药品,那我认为救援者救不应该离开岩壁,否则带着伤者回到固定位置会付出很大体力和时间。
下图是我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大家探讨一下。
当然,前提是余绳足够把伤者拉回岩壁。对于那种大得没有办法摆荡的屋檐,只能翻上屋檐拖拽伤者,但也不用爬到最高点,只需要翻出屋檐,就地做保护站。
mrfas.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我#6说的"能够得着伤者挂着的绳子处"就是这个意思。找最近的能够得着的地方是基本道理,实际还要看情况,比如线路可能有横移,在图3位置还是够不着挂人的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我所想到的办法:
假设顶部的保护点(bolt)足够牢固。
1、保护者(救援者)使用PMMO(Prusik+ Munter+ Mule+0verhand)脱离保护;将保护端绳子固定在保护者的保护站。现在绳子通过上方的各保护点及顶部保护点与伤者(先锋者)形成一个紧绷的固定绳。
2、保护者上升到顶部保护点。上升过程中将快挂扣回原来连接的保护点。
3、保护者使用PMMO将绳子固定在顶部保护点。如果需要,则下降至伤者处理伤者,然后返回顶点。
4、保护者下降回保护站。解开与绳子与保护站的连接。
5、将绳尾与保护站连接。现在绳子通过上方的各保护点到达顶部保护点为松绳。
6、保护者重新上升回顶部保护点。各保护点依旧通过快挂与绳子相连。如果需要,将绳子分段固定,留出余量。
7、保护者设置counterBalance 下降(自身通过安全带和下降器与松绳连接并受力,使用抓结和扁带或cordalette与另一端的绷紧的绳子相连),打开固定绳子的PMMO,降至伤者(先锋攀登者),使用counterBalance 方式(将伤者与自己相连)下降。
8、利用下方与绳子相连的快挂,边降边拆,带领伤者回到下方保护站。
  如果需要,则在相应的分段位置,使用Tandem 方式降回保护站。
9、使用Tandem 方式分段下降,返回地面。

如果有cordalette(8-10米的辅绳)在逃脱保护,上升下降及,带人下降中都会很有用。
在各个转换及上升的过程中,都进行备份。
细节决定效率及成败!!!

如果顶部的anchor 对于带人下降风险较大,我会考虑在4后,不将绳尾固定。上升到离最高的保护点近的可靠的保护点位置,使用Rope Solo到下一个保护站,然后考虑下降或者系统拖拽。但是长距离或保护站的空间通常会使拖拽效率极低。

最极端的方法是将伤者固定在两个保护点上。然后割绳子,保护者Rope Solo或下降,出去求援。

Griff的办法应该是一个很巧的办法。可能下放伤者的位置及拉拽的绳长不好控制。在拉拽的时候避免磨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13# andes

甘叔的办法之改进:不用绳子绕,绳尾挂一把锁,扣到伤者绳子上,再拉。

BTW,甘叔画的图相当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我所想到的办法:
如果顶部的anchor 对于带人下降风险较大,
andes 发表于 2012-12-18 17:34


原来问题是运动攀路线,所以用上下两个挂片做锚地应该不是问题。
如果是传统攀或因为其他问题最上面的保护点不可靠就一定要先做个可靠的锚点再做下面的步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15# mh
在运动攀登路线上,大多数情况意味着保护点安全。CounterBalance 下降对保护点的拉力要大于单人下降几倍。
而如果是传统攀登,好处是可更方便地建立保护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CounterBalance 匀速下降是2倍,加上震动可能有3倍也可能更多。一个人用主绳挂在某个挂片上休息时,挂片上的拉力就是体重的2倍(一倍是攀登人的体重,另一倍是绳子另一边的拉力。),冲坠时大得多。所以我看在运动攀路线上,绳子连着穿过顶上挂片再穿过下面一个,即使不是两个挂片共同受力,冗余带来的可靠性就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找个机会大家一起实际操练一下吧。实地情况下会有很多变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2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阿甘画的情况,不用他的方法而是两人同时绳降的话,屋檐底下的挂片如果伸手够不着还真挺难回到岩壁,尤其是带个没有行动能力的受伤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2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wei 于 2012-12-21 18:43 编辑

头脑体操啊,这个问题很有棘手,我也来讨论一下,我认为这个救援的难点并不是下降,而是向上直到通过屋檐。因为一旦达到高点或通过屋檐,你就掌握了所有的绳子和器材,和标准的solo aid无异了,只不过要带一个"pig"和lower out一个屋檐而已
甘薯的办法不错,不过沿绳上升是这个绳子并不是fixed的,而是利用伤者的重量counter balance,即使假设counter balance永远存在(Todd Skinner和John Long发来贺电), 或是最高保护点不失效,完全依靠Prusik/Jumar这种"fixed" rope会很困难。一般常见的稳妥方法是用剩余的绳子自我保护重新领攀,并clip已有保护点。当然,借助"fixed" rope作french free动作可以大大降低困难程度,这样的好处是救援者非常安全。所以如果我是救援者,不会lower伤者,我会尽量让我的余绳最长。如果长度不够,则需要上移保护站(非常麻烦,但和solo aid的标准操作一样,加上需要munter mule+prusik fixed rope),直到可以翻过屋檐。一但翻过屋檐(可以摸到另一端绳子),处理方法的变化就多了。

我可能会用这个方法:
1. 在屋檐处建保护站,
2. 3:1(甚至5:1)拖伤者到保护站,检查伤情,
3. 将伤者重量转移到我这一段绳子上,抽屋檐以上绳子,然后穿过屋檐处保护站,以便用来lower out(参见aid cleaning横移lowering out技巧)
4. tandem lowering out屋檐部分
5.回到屋檐以下部分后用正常vertical救援方法继续下下降

注意:
所有的tie-in, 重量转移,脱离保护操作都要munter mule,因为伤者完全可能失去知觉或行动能力收限制。
solo aid bigwall是锻炼救援技巧的最好方法,想象伤者是hualbag(pig),大多救援都可以被概括。
french free已有的那段绳子可以大大加快整个过程
回到标准的vertical救援后,我不推荐counter balance rappel, 因为伤者完全可能突然失去知觉或行动能力收限制. 我理解andes的观点,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快一点多一点希望。所以要根据情况分析,在不牺牲整个绳队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快。
如果觉得能力不足,或是器材不够, 我会综合分析,脱离保护,割断余绳,下降寻求支援或是从上方救援也是可以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爬这种线只带一根绳,说明这组人的意识本身就很差吧?
我觉得重点问题应该是两个:
上方的保护是否安全?尤其是传统攀,这个因素就很关键;
出屋檐后怎么回来?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伤者的情况和救援者能力决定,总之救援前要通盘考虑,不能把自己夜陷入绝境。就本人经验而言,带人上升应该是最差的一种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20# wei
wei的回复很有参考价值,我算是看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21# Griff
攀登能力绝不等同于救援能力,理解救援的意思和具体实施救援的步骤与备份器材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事。就像咱们搭吊帐……。
攀登是一万,救援是万一,如何在万一的时候发挥出正常的实力才是我想讨论的。每队搭档间不但要有攀登的默契,更重要的还应该有救援的默契。否则我们还会持续的面对“惋惜”这个词儿。每月假想一次不同的救援场景,实地操练一下,其实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毕竟一周还至少爬两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1. 在屋檐处建保护站,
...
4. tandem lowering out屋檐部分
wei 发表于 2012-12-21 18:26


直接攀登岩壁用已经存在的绳子和挂片借力肯定是最快的上升方式,但大多数运动攀者(原问题的发问人)中200个也找不出一个平时为了安全带上升器的,所以只能用抓结保护自己。直接攀登要是坠落了,抓结可能打滑融毁,救援人自己先直接落地,所以一定要一直保证抓结是抓紧的。  (要是连抓结都没有,没有余绳的情况下我还真不知道是否应该让保护者往上爬,因为难以保护意外滑坠。但是没有余绳保护者也下不去了。这真是两难。)

为了消除歧义,上面第一步的“屋檐处”指得是从屋檐翻出去的位置而不是底下直壁遇到屋檐的位置吧?从下面几步看是这个意思。
如果是的话把受伤者移过屋檐并不简单,因为当事人没有器械攀登的器材(绳梯、fifi都没有,身上只带几把快挂、扁带),二是大部分运动攀者对器械攀登操作全无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爬这种线只带一根绳,说明这组人的意识本身就很差吧?
...
带人上升应该是最差的一种选择
Griff 发表于 2012-12-22 06:55


多段的有屋檐的线没什么特别的。带一根绳很正常啊。

带人上升?好像没有人建议带着人上升?你是说另外一边挂个人这边沿绳上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25# mh

那应该是微博里的回帖看混淆了,总之有很多是建议先爬上升器到最高点,然后把伤者带到最高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过节几天没来,看了甘叔和mh的回复之后,又仔细想了一下,如果我没有理解错:
1.大家对先到达屋檐翻出去位置有共识,因为这是获取绳子和接近伤者的必由之路。
2.关于怎么达到那里,如mh所说,抓节自我保护如果保持抓紧,没有动量是可行的。 但在爬的绳子并没真正固定的情况下我认为不容易,其实你在做一个很大摩擦系数的“body haul(bigwall 常用的一种省力但危险的1:1拖包方法), 不过我没有亲生试过,而且好像一些救援的书籍里面也提到过这种方法,并没有说不行。如果哪位有经验,请告诉我。当然稳妥的方法是别的绳子或是余绳另行自我保护,关于领攀自我保护可以写一本书,即使没有专用器材,grigri或是clove hitch,配合backup loop是很常用的。
3.假设一点余绳没有?比起吊在那里不上不下,也只能光靠抓节上升了,或者上一段,再上移保护站。我想的具体的操作是,1.上升。2.建保护站。3用自身重量转移绳子拉力到连接到新保护站的抓节,4.PMMO新保护站。5下降拆除旧保护站,再上升。 既费工又费时。
4.到达屋檐翻出去位置的救援保护站后,我本来的设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再次下降解绳子又上升的过程。所以即兴编了一个抽上方余绳直接“lower out”的办法。我再写细一点,大家分析一下行不行 (w2你想的是这个?)

以甘叔的图为例,假设屋檐90度,跨度10米
此时我手里有两股绳,一股A刚才自我保护领攀上来,一头固定在下方保护点,穿过除屋檐部分的所有保护点,一头连接我,基本没有余绳。另一股B,是刚抽出来伤者领攀那一段,一头固定在下方保护点,穿过所有保护点和救援保护站,一头有超过15(>10*sqrt(2)) 米余绳自然下垂,绳尾打结,我和伤者都在救援保护站
我用抓节把A拉紧,现在我和伤者开始从救援保护站沿B下降,由于A的拉力,我会摆荡至屋檐下方岩壁垂直于最后一个扣入保护点10米略低一点的地方。摆荡速度由我的下降设备决定。
屋檐问题解决了进入正常垂直救援,上方绳子没有任何固定,可以随意抽取,别忘了去掉绳尾节。

当然,这都是我坐在转椅上想出来的,没有实践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还有,那天看错andes的贴关于counter balance rappel了,andes讲的是用CBR降至伤者。确实高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大赞甘薯的配图,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mega roof first aid.jpg

改进版,可以作为一种方案。
康老师说的几种都有可能成功,等有时间把他们变为图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盗版岩与酒 ( 京ICP备05053585号 )

GMT+8, 2024-11-29 07:05 , Processed in 0.0675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