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岩与酒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280|回复: 37

十条白河经典花岗岩裂缝线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ink Simulation
本文所分享的线路涉及攀爬方式细节,请需要On Sight的人慎看。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张清单,哪些是曾今付出时间、体力和意志为之奋斗的线路,哪些是无法放弃,立志要继续付出时间、体力和意志为之奋斗的线路。
过去一年里我爬了很多很多线,体会过不同风格不同岩质的线路,它们给我带来难忘的体验,但真正有技术上实质性进步的,是那些经典的花岗岩裂缝线路。它们没有炫目的难度数字,却折磨了我很多年;它们不是你在岩馆里苦练就能够掌握的技术;它们不仅考验你的裂缝攀登技术,也考验你对保护的信任;它们散落在白河各处,它们就在身边。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gump 于 2011-2-11 14:59 编辑

crash 拷贝.jpg

碰撞
白河沙坨子,8米,5.11
白河的线路有一个普遍的特点,每一个外来的人都会说:线路非常棒,可惜短了点。碰撞就是这么一条线,一条不到8米的仰角裂缝,但就是这条缝,让我领会了涨手的精华之处:拼骨骼。09年末,我花了三个周末研究这条裂缝。
准确地说,这是一块8米的大石头中间裂开一条缝,要是在加州,就是一个highball,但在北京,尤其是下方地形复杂,无法保证抱石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放保护。不要受那些Bishop的视频影响,他们那是没法放保护迫不得已只能highball。
线路起步点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斜搁在这块巨石脚下,这就是无法放抱石垫的原因。裂缝从涨指宽一直到涨不住拳那么宽,攀爬面大约95度,脚点极少。正是因为仰角,才能够真正让我学会裂缝攀爬技巧:它不可能用layback的方法完成,多数时间只凭涨手的摩擦力承担全部体重,当平面上没有脚点的时候只能用塞脚技术。第一周我爬了两遍就累得收工了,还好这块巨石从后面能走到顶;第二周顶绳能把动作串起来;第三周第二把我拼了,线路快到顶的时候有三个Move超过涨拳的宽度,在两手都不稳定的状态下连续移动,摸到缝里微微凸起的一个小棱,终于有了稳定的发力点,摸到顶上大手点的那一刻,我发自内心的想,以前爬的都不能叫裂缝技术。这条裂缝不象其它花岗岩很粗糙摩擦力很大,缝的内切面很光滑,这也是线路困难的主要原因。
04年王茁在转山的时候发现了它,FA是小河。FFA是Torsten,就在我第三周第一把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gump 于 2011-3-1 03:51 编辑

1213.jpg

遗迹和小乌鸦
白河小怪后院,18米,5.10a和5.10b,线路图中的12, 13
这两条线外观及其相似,困难程度却大不相同,它们在4/3处都有一个小小的屋檐,屋檐口都有一个洞,可以套扁带做保护,也可以把整条手臂挂进去休息。它们在小怪后院四条裂缝线路的中间两条,千万别搞错,右边的是遗迹,左边的是小乌鸦。
遗迹是面上有效点比较多的一条平面缝,正因为如此,在以前的攀爬中总没有学会真正的裂缝技术,每次都因力竭而放弃。在完成碰撞后再去爬,就发现有很多地方其实可以涨手,从容地放保护。十二月的寒风把我冻成一团,在爬了一次后血液开始流通,手指慢慢有了解冻的感觉,掌握一门技术的喜悦感使我很兴奋,第二遍就流畅地完成。那天Torsten为我做完保护后去爬一箱啤酒,二楼到三楼几乎用了两个小时,我居然没感觉冷。
小乌鸦的那个洞里真的有过乌鸦,在它成为一条线路之后,就不再是乌鸦的家了,但愿它们能发现all in one和小怪之间那个洞,那洞对它们来说大到个可以盖宫殿。春天,从阳朔回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白河,生怕刚摸到点感觉的裂缝技术离我远去。这条线有三处难点,如果你不擅长爬10的裂缝。起步第一个保护只能在头顶放一个最小的C4,最要命的是那个地方看起来不是那么靠谱,而下一个保护要站在这个保护那么高的地方才有。除了缝隙比遗迹的更小更浅,平面上的脚点也比遗迹更少更光滑。接近那个屋檐的地方是最叫劲的,完全发扬了运动攀的精神我才到屋檐下,套上扁带,我把两只手轮流挂在洞里休息,由于没有脚点,我只能把脚抵在岩面上,很快就感到力竭。于是我向上冲,屋檐上是宽缝,需要上脚对抗Layback,不过手点开口是圆的,角度又很钝,每次准备向上冲的时候都感觉没什么把握,手臂酸涨的感觉提醒我,再耗下去结果是必然的,虽然保护很牢靠但我也很不想掉,下来略做调整,然后用那百分之三十的把握奋力把重心顶起。。。我成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非常期待甘叔的大作
冬天也是有好处的,能把不攀冰的甘叔憋出好多好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好文,下回去得按图索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碰撞那么晚才FFA?我以为小河早就给办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北京不能爬了?青岛还不错,昨天又是一个暖和天,甘叔要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不是10条吗?怎么停了?

小乌鸦今年嫌你们太烦,所以用树枝把前院的门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DSC_3010.jpg

肉塞
白河老岩场,24米,5.10?
肉塞是个真正的神话,从开始的定级5.12a到现在有人说是5.10,是的,难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法完成它,六楼和七楼经常挂着的逃跑梅隆锁就是证明。虽然你可以完成一定数量的12,但是面对这条10-12之间捉摸不定的线路,你不付出超出其它线路的努力是没把握完成的,除非你是来自西部的爬缝高手。
我面对这条线路的时间是五年,第一次爬的时候一口气冲到六楼,感觉全身乏力,脱水,想吐。。。我用了那个六楼的逃跑梅隆锁。
五年间,我曾冲到过7楼,曾过早地栽在三楼,但是由于Anchor在石头的另一面,始终没法顺畅地爬一遍顶绳,对六楼以上的动作依然没有破解方法。
春暖花未开之际,我开始解决这个老岩场最后的难题。之所以选择Trad,是想抛开以前的思路,重新面对。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起步看上去要比运动攀走法多几个动作的屋檐,由于找到了一个不仅能踩而且能换脚的脚点,到达三楼反而比以前容易了,这可能是跟心理预期的要在屋檐下挣扎得很痛苦有关,我甚至想过先塞脚倒挂。三楼往上是一不小心机会栽跟头的地方,外宽里窄的喇叭缝口,没有明确的发力点,又不够顶膝的宽度。依靠手指在裂缝深处感觉的一点小变化控制重心,把脚踩到缝里拉起,才能够到上面的点。四楼到六楼是平行缝,正好可以塞一个人,前后顶住,就不容易掉了。六楼有个很好的休息点,照片上是我正在积攒体力。肉塞整体角度向右倾斜,从河边看好像是比较缓,但越往上越是前倾,实际上是一个仰角烟囱,再往上爬就感觉脚底悬空。到七楼的位置有一段很适合涨手的缝,用完了再放保护也很安全。接下来裂缝变窄,无法容身。右侧面上有个弧形的缝,有一个可以握住大手点,使我放心地把重心移出烟囱,脚点在同侧对抗,就可以够到接近这块石头顶部的一个缺口的外沿,只要挤进这个缺口就基本安全了。我先上右脚顶膝,然后顶起重心想抓点什么发力,但是什么也没有,也没有能放保护的地方,降下重心调整了呼吸再上,还是什么也没摸到,我本以为难点都结束了。再过一会,右脚一滑,我只能无奈地掉了下去,虽然和岩壁有点摩擦,但总体还算安全。我又爬上去试动作,最后在极近臂展的高处终于摸到一个发力点。因为这条线极耗体力,我下来休息够了才开始再次冲击。这一次,我把顶膝的位置尽量提高,脚底和膝盖都顶稳,然后提起重心出手,我想我以后爬多少次都不会再失手了。缺口再往上是能伸展开的烟囱,比较容易处理,到达石头顶部,我竟然没感觉有多累。我记得那天在石头顶上呆了很长时间,虽然对岸的风景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次,虽然这个角度也没什么新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8# rocker

我很想爬擎天柱,我一定会来找你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我没钻过肉塞,听你们说来说去,我也在下面瞻仰过。真成我的神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爬过3次顶绳的肉塞
痛不欲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gump 于 2011-3-2 05:34 编辑



Andes Crack
白河COOLDAY, 24米, 5.10
图中白线就是被黄教授称作白河最纠结,最暴露,最吓人的一条裂缝。
这条缝的连续长度在白河确实是数得上的,最关键的地方是这条裂缝的开始部分,要从一个夹角屋檐翻出来。前半段到达屋檐之前比较简单, 大概低于5.7,屋檐下还有个保护站,你也可以选择叫保护员上来,帮你看着万一掉下来会不会碰到什么。如果你伸出屋檐放好塞子,感觉没把握出手,甚至可以再探出去把塞子收了,用那个保护站下降,也不损失什么。一旦把重心挪出屋檐,也不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你依然可以抓着塞子慢慢蹭,安全地到达线路终点,因为这条缝太连续,随处可以放保护,太安全了。
不过,一旦你想要Free Climbing,完完全全地搞定它,你必须面对那个屋檐。
这是我的第二条传统线路攀登,当时手指都涨麻了,估计是伤到了神经,一周后才完全恢复知觉。
时隔四年,才有信心红掉它,这次我没有分段,也没有在难点多放一个塞子,那样会把最好的手点占了。我在屋檐下把右手伸到缝里,感觉涨得非常稳,提起重心向左拧,转成Layback姿势。后面的过程就极其享受了,得涨手者,得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gump 于 2011-3-2 05:18 编辑

纪念王茁
4 Pitchs, 66m, 5.11b
这条线路是对王茁最好的怀念方式,他能代表北京早期攀岩史上最具开拓精神的一面。披荆斩棘到达起步点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线路中段宽得无法放保护的烟囱会让肾上腺素飙升,而接近顶部5米深的屋檐让每一组攀登队伍都陷入困境,比出发路线更为漫长的下撤路线会使攀爬过程充满不安的情绪。
很多年来,这条线都被视为高等级线路,没有多少人敢去尝试,想要红点完成更是难上加难,一旦在大屋檐失手,就很难回到原来的位置,没有第二次机会尝试。去年,Sealbox+Airfox两位准爸爸组合为我们带来了惊喜,忙里偷闲搞定了这条线,让白河多段传统攀的级别提升了一个档次。
夏天雨季结束的时候,我约Torsten,飞马,天空一起去复习这条经典。我们选择从公路正对线路的地方直上,这次没有耗费多少时间找路,不过路上长满小刺的绿植还是让我们吃够了苦头。我和飞马一组先爬,到第二段烟囱顶部时,我还是没有找到破解的办法,只能放弃红点,架好相机拍Torsten。他用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layback,因为他有big bro。第三段比较轻松愉快,发力点多,裂缝宽窄也很适合放保护,飞马先锋到屋檐下,在树下做了相当牢靠的保护站。我们休息了一会,等Torsten调整好装备,冲击大屋檐。这次他爬得很谨慎,反复出手试探,放保护,直到有把握才移动重心,很慢很耐心,双脚一直没离开岩壁,象是长了吸盘一样牢牢附在天花板上。午后的阳光照耀着对面群山,眼前只有Torsten腰间器材碰撞声和相机快门咔嚓声,我们都屏息看着他每一步前进,直到翻出缺口后,大家才松了口气。这是我在10年看到的最精彩on sight,只此一场,决不加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No time, No free
白河老怪岩区,20米,5.11c
这条缝位于老怪岩区一箱啤酒和疯人院之间,长期以来没有正式的名字,因为在07年我修好顶链至今都没敢面对。以当时的经验,觉得表面这么多内容的缝,应该是5.9,试攀以后才发现能看到的内容都是向下长的,还没到真正的难点就止步了,巨大的仰角使完攀看起来遥不可及。
9月的一段时间,由于二平台地区有人收保护费,我们就经常混迹于老怪一带,容易的爬完了,太难的跟手指健康过不去,忽然觉得白河除了这条线以外就没有什么可以死磕的了,于是努力了三个周末,终于如愿以偿。
这条缝开口很大,向外呈V字型夹角,真正能用上力的是夹角底部的细缝。离开地面5米左右的一段仰角指缝是第一个难点,不容易向上发力,我用左手锁定指缝右脚上高点对抗的动作提起重心,顺利通过。接下来可以放一个大号塞子稳定一下情绪,然后努力在头顶最高处的仰角指缝放两个小塞子,踩稳脚点,可以靠在对侧岩壁上休息,不过歇久了脚尖会疼。线路中间是仰角最大的一段,指缝到最高处就没有了,上边不远有一个crimp和一个浅pocket,以前的研究到此为止。我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找到了继续向上的方法,双手都放在pocket上,把脚点抬高到几乎齐高的crimp点上,压起后膝盖虚顶在夹角里,就可以摸到上面夹角左侧的竖楞。一开始锁定很不稳,只能动态去够,后来动作熟练了能够静态出手摸到竖楞。再向上是大约5米V字开口的垂直夹角,我在竖楞最高处和夹角右壁之间做了一个顶膝,感觉很稳,可以休息一会。但是我发现接下去没有任何发力点可用,也没有任何缝可以放保护,只能强迫自己冲坠下去,好在保护放得很牢靠,主动冲坠的感觉非常无奈。更无奈的是最后只能用AID下攀的方法收器材。
第二周喊上和我一起打造这条线的阿草,还有康华一起来研究动作。虽然阿草在下半段爬得不连贯,但是那段夹角居然硬顶上去了,有了难得的顶绳试攀机会,我可以无限制的尝试难点动作了。顶膝之后夹角对侧岩壁有一些粗糙的大颗粒,但是无法完全承受身体重量,我在开口外侧勉强找到一个脚点,对抗住以后把身体完全塞进夹角,之后就是烟囱爬法。试攀两次后,虽然没能把全部动作一次串起来,但我看到了完攀的希望,休息充分正准备最后一拼时,阿草踩掉了那个脚点。我只能又爬顶绳研究动作,熟练以后,右手够对面那个点也不是很艰难了,这次我没有放下右腿的顶膝,用左脚踩裂缝顶部,把左肩顶进夹角,然后左脚也上来顶膝,顶住以后一点一点蹭上去,下面的观众说我双kneebar非常难看,不过这次至少不用下攀收器材了。
第三周康华陪我继续死磕,由于身高不同,他能够成功的动作我做起来就非常困难,只能按自己的动作一点一点地改善。当我顶绳能完整地串起来时,狠狠地休息了两个小时。最后一把,前半段动作都很流畅,在休息点的时候,康华提醒我把两个间隔很近的机械塞用扁带联接起来,共同受力比两次分别冲击要牢靠得多。冲进夹角,其它动作细节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左肩能够顶进去,这次爬得比以前从容多了,三下两下调整好对抗脚点,我甚至能大口喘息够了,然后再向上方保护。翻出夹角,顶链在岩壁顶部之上的一块巨石外侧,只有从这个角度,绳子刚好穿过夹角,毫无阻碍地到达保护人手里。
这是好像是我第一条比较有技术含量的FFA,对比以前完成的线路,我的定级是5.11c。这条线技术动作丰富,裂缝系统不是很连续,但是关键难点之前总有牢靠的地方放保护,既挑战攀爬技术,又挑战心理素质,堪称精品。经典与否,还待更多人去体会。
Bob Marley说,No woman no cry;
阴三说,No money no friend;
我说,No time no free.

DSC_75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忽然觉得白河除了这条线以外就没有什么可以死磕的了
gump 发表于 2011-1-20 07:06


找条线路给你磕. 在老怪和小怪之间有2条线的那面, 屋檐下起步, 翻过open book. 我最后一次去白河和飞狐顶绳过一次. 若单以有趣而言, 我爬过的白河的所有线路无出其右者. 可能需要打1-2颗bolt, 但只用塞子应该可以解决, 可事先放好.

open book 右下起步也行, 飞狐已分解. 顶上树的右上有3米的直壁,似乎可攀, 没细看. 如果可攀, 那就太完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甘叔停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gump 于 2011-3-2 04:43 编辑

DSC_8050.JPG

一点通
白河beginner峡谷,15米,5.11b
一向很害怕面对offwidth,这条线留了很久才下手。这是一片从岩壁分离的岩页,和岩壁之间形成一条宽窄不一的缝,据说当年小河在首攀时遇到难关,意外地发现一个手点而成功on sight。虽然我在裂缝外面找到了所谓的一点,但是没有办法通过上面的烟囱转offwidth,这种类型的缝如果没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会爬得非常痛苦。
一年后的中秋节假期,Torsten和我又战斗在一起。自从他去长春工作,每两周来一次白河,比大多数长居北京的都爬得多。我们的方法完全不同,Torsten的习惯是把脚塞到裂缝最深处,这样就把烟囱爬成了仰角;我是放好塞子后退回烟囱底部,用layback+Kneebar。不过我们还是止步于难点,烟囱上面的一段开口是弧形,根本找不到发力之处,Torsten大骂piece of shit。我研究了很多次动作,最后用一个不太稳定的kneebar勉强能摸到更高一些的钝角开口,勒了两步还是绝望地冲坠了,好在这种整齐干净的缝放保护非常牢靠,可以放手一搏。换Torsten爬,动作和前两次一样毫无章法,但这次居然硬挤出了烟囱,伸手够到了外面的手点,由于我专注拍照,再往上也没看清是怎么过的offwidth,有一度他双脚腾空在烟囱里乱蹬,眼看就要掉了,最后神奇地挤过了那段没有发力点的弧形开口,慌乱之中还放了一个大号机械塞,我敢打赌他自己都说不清是怎么完成的,只能用德国人的韧劲来解释。下来后我休息到完全恢复,带着几分不确定和几分决心踏上红点之路。起步到线路中间放保护的地方少,我爬得很谨慎,进入烟囱短段落,我还是决定挤到最高点放两个机械塞退下来调整体力。我的十指沾满了粉,而手掌被胶布层层包裹着,无论是涨手还是涨指都很无敌,但是我却选择继续layback,因为中间可以随时Kneebar,摸到一点的时候体力还很充沛,我继续向上,掐住开口外侧把右脚抵到与手齐高,膝盖极力向缝里顶,感觉比第一次试攀要稳一些,下意识的第一个反应是掏出四号机械塞放进offwidth段落,位置很棒,但问题是我的绳子抽不过来,顶膝的位置占满了整个裂缝。我感到脚底在一点点滑落,必须作出选择了。我放弃了向机械塞上挂绳,伸手向上摸到岩页与岩壁之间的钝角,把重心抬高,非常不稳定!手和脚都几乎承受不了体重,如果掉下去,结果也就比上一次高了一点重心,我能感觉到最后两个机械塞很稳,决定继续向上冲。终于,在两次手脚交替向上layback后,钝角转为直角,瞬间感觉稳定了很多,再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了。最后一小段我没有用右边岩壁上的点,一直layback到顶,非常爽,能体会到当年传统登山者解决某某地区最后的问题那种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P1040375.JPG

30&60
白河蜜蜂峡谷,30米,A1/5.9
蜜蜂峡谷最早的线路,04年由小河,mh,王茁首攀。这条线分两段,原始线路是从左边细缝到平台,然后横移到第二段,沿着夹角缝到屋檐下结束。当年目测这条线很高很长,认为每段30米,所以命名为30&60,其实从第二段保护站用60米绳可以降到地面,不过理解成30米爬线60米绳降也可以。08年CMDI开线组在第一段的左中右各修了一条运动攀,包括原线路的第一段,难度分别是5.8,5.11b,5.8。
精华部分在第二段,直角夹角缝局部略带仰角。随处可放置保护的双裂缝,合适的涨手宽度,间隔平均的休息点,会让初学者非常喜欢;裂缝的连贯性,微仰的角度,也会让老手保持兴奋度。作为不新不老的手,我爬过三遍,每次都大呼过瘾,最后终于把两段连贯起来完成了。如果你只是想周末放松一下,或者来北京寻找典型的裂缝线路,这条线再合适不过了,白河对岸山顶还能望见年久失修的长城城楼,虽然破点,总比八十年代装修过的旅游长城要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盒子说那段缝没5.9,我比较同意,当时定级是因为5.9是个比较宽广的级别,实际上我虽然记不清细节了,但印象是动作和能踩能抓能涨的地方很明显也不难做动作所以可能5.8应该更合适。不过再强调一遍,我现在记不清细节了,只是觉得路线很好。
另外“纪念王茁”的名字不是改名是命名,因为以前的流传名字不是正式名字,我一直没有出配得上这个线路的名字。
#14楼的路线过去叫“Andes缝”因为是他在找到啦网站贴了图才引起大家注意的。最早应该是灰灰爬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sealbox 于 2011-3-2 14:11 编辑

关于30&60
我说难度肯定不到5.9的原因,是因为每个move都不难,并且几乎每个move之后都有体面的休息姿势,你说,它能难得了吗?
这条线路由于漂亮的缝在第二段,要爬的话比较麻烦,再加上难度标识也许对一部分人的心理构成了挑战,所以实际上是很少人去爬,真是可惜了。建议将难度标为5.8,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是一条愉悦的线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比风之坠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gump 于 2011-3-4 15:12 编辑

龚晓锐,大眉毛Pitch2 5.11D, 北京白河.jpg

大眉毛
白河COOLDAY, 45米, A2/5.11d
就像Separate Reality那样风格独特,大眉毛在白河也是独一无二,尽管没有那么受欢迎,因为难度原因没有太多的人去尝试,仍然可以不折不扣地称为经典线路。
大眉毛位于Coolday碎石坡下方,面朝白河,从岩壁正对面看,线路的形状就是从鼻子到眉毛的弧线。小河在04年FA第一段,这是一个极细的不连贯的夹角缝,目前看还没有Free的可能,有效的保护点少,Aid操作很艰难;第二段是整齐的夹角缝,开始是夹角宽缝,中段是屋檐,上段是仰角,也是属于保护极安全但攀爬极困难的裂缝,小河在06年FA. 第三段是完全向下开口的宽缝,需要塞涨身体的大部分,在上面深处可以放保护,这段由小河在07年FA.
为了更容易到达攀爬段落,小河07年在第一段的左侧开发了运动攀的支线,使得整条线路的Free Climbing成为可能;在09年,Torsten完成了整条线路的Free Climbing,三段的定级分别是5.12b, 5.11d, 5.11d,而第一段原始线路的定级是A2. 之后Torsten在第三段的正下方也开发了一条运动攀线路,难度5.12b.
Torsten塞脚的攀爬方法对白河攀岩圈启发很大,但是似乎只有他能塞得住。第三段最宽的地方超过机械塞的范围,传统攀需要至少两个Big Bro,这一位置有两个挂片,也可以采用混合攀登的方式。
目前还没有人完成原始线路,小河仍然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还有更多的朋友包括我,也把大眉毛当作传统攀登的重要目标。

图片中Sealbox在Pitch 2中段攀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The end.
爬完这些线,去郭亮南坪就无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相当精彩!
狠狠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十条都写完了,多谢甘叔,让我不能Onsight:)

今年十月白河。 先练着,还有7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今年的重头戏就是围攻大眉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mh 于 2011-3-5 15:04 编辑

没爬过的的确不应该读。读完意思没了一多半。即使不是on sight自己琢磨也很有意思。爬过的人读读是一种交流,
没爬过的读了建议一年不试,把读了的内容忘了再爬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无图无真相
帮你把30/60的图片补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谢谢。谁有遗迹和小乌鸦的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遗迹和小乌鸦
白河小怪后院,18米,5.10a和5.10b,线路图中的12, 13
这两条线外观及其相似,困难程度却大 ...
gump 发表于 2010-12-12 18:17



    mini肉塞加上下面的斜裂缝,就是一条非常完整的传统路线了,下面要用细腻的技术胀手,上面肉塞,一路机械塞都放的很稳。整体长度也超过15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在白河7天,感觉只要继续开发下去,白河的资源足以成为世界攀登的中心。    即使和yosemite相比,就差el cap那么一块大石头,其他比tuolumne meadow都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十条都写完了,多谢甘叔,让我不能Onsight:)
zenith 发表于 2011-3-5 13:52



    渔民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都爬新线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The end.
爬完这些线,去郭亮南坪就无敌了
gump 发表于 2011-3-4 15:13



终于明白为毛甘薯在锡崖沟能全程free了!
看来我还是得在白河先把这十条线拿下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小曼来白河扫这十条经典传统线,5天爬了8条。
作为地陪,有幸跟攀了其中7条,虽然其中很多都是2,3年前跟着gump爬过,现在再爬一次感觉还是不一样。
很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感谢天空很热心专业的地陪,你的攀爬能力肯定比3年前提升,所以再爬感觉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盗版岩与酒 ( 京ICP备05053585号 )

GMT+8, 2024-11-25 19:17 , Processed in 0.0676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